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大郎溪

搜索

回不去, 时光, 系列, 西门, 老街

羊教授 发表于 2023-3-6 16:45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正坐电脑前敲字, “叮咚”一声跳出来一条微信消息。

“姐,写篇文章纪念西门老街吧,快要拆了。” 是晓六,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无奈,都能想象出她的嘴角往下,满脸不高兴的样子。
$ U9 N4 k- h& t! z' O' g3 h) z
晓六是沈阿姨的小女儿,阿姨当年是上海知青,在我们家对面供销社上班,小姑娘每天跟着阿姨早出晚归,在我们家长大,时间久了,将母亲叫妈妈,俨然成为我们家人。因为比我小,我小名晓伍,她便成了晓六。
5 K* x+ K% I( A$ u, L' m
“好。”我沉默半晌,脑子里闪现出当年西门老街的景象。

其实何止是西门,全国这种城市建设与老旧街区之间的矛盾比比皆是,一边是城市建设发展、拆旧建新的需要,一边是人们对老街区的不舍,生活了大半辈子,见证过几十年时间岁月的街区,突然有一天没有了,有种记忆断片的感觉。

这种矛盾的心情我能理解,因为我每每回家的时候,一面欣喜于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,一面内心总有一丝怅然。熟悉的道路、街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,眼前呈现的是无数个相同模式的城市缩小版,而这些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和街道里,已完全没有我记忆中的身影和味道,我从一个完全土生土长的人仿佛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外来人,那种无法割舍的怀旧情愫,在内心突然变得无处寄放。
2 Q, S) w+ h: w1 l* x
老街位于郎溪县城西南方向,其实就是一条东南西北方向的十字街,在上个世纪几十年里,这里曾经是最热闹繁华的商业中心。一过新建街西侧的丁字路口,往南直走,有一条小巷道,这便是老街了。
; {; d, J/ q4 l0 \; O' O
街道约比一个车道略宽,两边还交错种着粗壮的梧桐树,蜘蛛网般的电线缠绕着,从树枝叶间穿过,路面是清一色六边形地砖,走在地砖上,不知不觉,会涌起一种浓浓的历史韵味。

街两侧是老式的两层木质小楼,联成排的房子,翘起的檐角,多了古色古香的味道,多雨的南方,屋子都是有屋檐的,屋檐上铺的黑色瓦片,抬头便能看见,檐下部分高出街面五公分,是用砖块铺的人行走廊。门框是整面墙的,老式的门板堆在门角,那时候没有卷闸门,大门都是将编了号的门板一块块嵌入门框上下的槽道里。屋子的楼梯都是木制悬梯,楼梯上去,二楼有的住人,有的当作仓库堆货。从街道上抬头看二楼的窗户,木制窗框,像一个个鸽笼,有时还能看见窗户前面的电缆上,挂着晾晒的衣物,花花绿绿,像大大小小的“万国旗”。路口向阳的地方,还能看到墙角晾晒的马桶,红色油漆已部分脱落,显露出木头的颜色,一根半圆形的铁丝提手,和竖立的圆形马桶盖一起,靠搭着墙壁。这个渐渐绝迹的日用品,跟老街一起,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。
0 s+ E4 Q/ L: F' }8 Y
前排一层都是门面房,房与房之间,间或有一人宽的巷道,巷道常年照射不到阳光,墙根处长满了青苔,穿过窄巷进去,是一户户人家,房子或对面、或并排、或围成小院。每天早晨,巷道风口位置飘起木柴燃烧的味道,那是老街的居民在起煤炉,空气中散去的苒苒青烟,与老街一起,迎接新的一天到来。傍晚,在放学的孩子们游戏奔跑的身影中,老街渐入黄昏,沉入暮色。
* _& @2 n4 b9 t6 O
北街入口进去,两边铺面里的商品种类繁多,街中间有处凹形位置,那是县电影院,后来改成了大会堂。据母亲说,当年在这里看过最新上映的电影,《红楼梦》、《牛郎织女》和《卖花姑娘》,母亲提起当年,显出一脸的兴奋,电影的名字也是如数家珍。
微信截图_20230306164354.png 微信截图_20230306164411.png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